斐君按:
近日,國家公布了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名錄,廣大愛國網友拍手叫好。昨天一位經濟學專業在讀博士生給我留言,他所在的大學非常重視西方經濟學,而他本人則看透了西方經濟學的荒謬、謊言和無用,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公布的新聞讓他非常興奮,一掃之前的迷茫,對未來充滿信心。
他同時向我推薦了一篇吐槽西方經濟學、揭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如何被邊緣化的文章,作者也是一位經濟學專業博士生。
文中談到的問題,值得人們深思。我之所以推薦這篇文章,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居然被不動聲色地搞成了一門“水課”。“水課”者,可有可無也,可上可不上也,上了也是白上也??偠灾?,“有”等于“沒有”也。
于是,才會有政治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不知道勞動價值論為何物,才會有政治經濟學專業的教授公開嘲笑:“馬克思是誰?我不認識他”。此種局面必須改變!
以下為正文。
在我國,經濟學界的主流們基本上都反對用“西方經濟學”這一名稱,他們主張以“經濟學”或“現代經濟學”取代之。他們提出的理由其實根本站不住腳。眾所周知,“西方經濟學”并不是一個“地域”概念,而是一個含有“政治”要求的概念。
用“經濟學”的稱謂來取代“西方經濟學”這個稱謂,其真實目的,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他們所定義的“現代經濟學”或“當代經濟學”中完全排擠出去,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學的教育方向和研究方向,實現中國理論經濟學教育和研究的“國際化”,與“國際公認”的“現代經濟學”即現代西方經濟學“全面接軌”。而接軌的實質,就是要讓我國理論經濟學全面西化、全面美國化。
這種所謂“國際化”的后果,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邊緣化。作為政治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我親身經歷了政治經濟學被邊緣化的過程:
在本科階段,在理論經濟學的課程安排中,政治經濟學是根本無法同西方經濟學相提并論的。政治經濟學只在大一通識教育階段開設,開兩學期,每周一次。第一學期學習資本主義部分,由于時間限制,老師一般只能講到“剩余價值生產”,最多大概講一下“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并且講得非常淺顯,考試也十分簡單。
第二學期的社會主義部分就更不用說了,老師在課堂基本閑聊,講八卦,學生也就笑笑樂樂完事了??傊?,政治經濟學這門課,因其學分少、課時少、內容隨意、考試簡單,既然老師也沒有應有的重視,我們學生就理所當然地稱之為“水課”,混個學分罷了。
至于學了什么?我當時就記得個什么“m、c、v”,其含義也不甚了了,更別提馬克思主義整個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了。
而對西方經濟學,那重視程度可大不一樣,真可謂天壤之別。從大二開始進入專業課學習階段,首先開設的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微觀和宏觀)。大三開設英文的中級微觀和宏觀經濟學,一共就是四學期。另外還有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博弈論、數理經濟學等等課程的補充學習?! ?/p>
由于當時初入經濟學領域,一看“高大上”的課程名稱和眾多的課程安排,心里就有這樣感覺:這才是真正的經濟學,這才是真正的學問。何況里面的內容又是數學,又是模型,看起來“很科學”、“很唬人”的樣子。加之考試難度之大,平時作業之多,所占學分也多,我們學生自然就會特別重視,不重視不行,你就拿不到學分。
我當時覺得,偉大的經濟學家就是斯密和凱恩斯等,根本沒覺得馬克思也是個經濟學家,感覺他就是個老舊的、奇怪的、甚至是極端的哲學家吧!
雖然當時沒有讀過他們任何著作,也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但我們所處的社會背景、學習環境、教學安排給我們帶來的印象就是這樣的,這種感覺對于20歲左右的大學生來說具有普適性。
悲哀的是,在這樣充滿熱情地學習了幾年西方經濟學之后,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當我們對西方經濟學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后,我發現很多同學都迷茫了,甚至反感了。我們以虔誠的心態去學習,卻發現西方經濟學好像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科學”,覺得自己是不是學了一門“偽科學”?甚至有同學覺得入錯了行。
西方經濟學有很多假設和前提,雖然形式上貌似很科學,其實很主觀,離我們的現實不僅遙遠,而且解釋力也很表皮。它的模型太抽象,抽象得令人生疑?! ?/p>
經濟運行的復雜過程,作為人類社會生存的普遍現象,用無視社會關系的抽象假設和數學方程就能精確描述嗎?我越來越懷疑教科書里面的那些數學公式:繼續留在理論經濟學這個領域做研究,到底有多大的意義?
于是,很多繼續深造的同學要么去學習數學、統計,要么去學習實用性更強的金融、會計,繼續留在理論經濟學領域的很少。當然,這時的我們早已忘記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存在,居然真的以為經濟學只包括“西方主流經濟學”了。
好在我們學校政治經濟學專業一直在艱難地堅守,情況似乎還沒有進一步惡化。在理論經濟學考研專業課程中,政治經濟學的內容要求占60%,西方經濟學內容要求占40%,這樣一來,考生對政治經濟學就必須給予起碼的重視了。說老實話,我也是在考研復習中,才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了膚淺的理解。在以后的深入學習中,我發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深刻性和科學性,已經遠遠超越了西經的數學模型所能達到的理解高度。
其實,現在高校理論經濟學教育的“國際化”做法是相當不公平的。我認為,作為理論經濟學的兩大對立體系,“馬經”和“西經”的地位,至少學校的重視程度不應該“厚西薄馬”,一味地抬高“西經”,打壓“馬經”。在師資配備上要引進有水平、真正研究和熱愛政治經濟學的老師來為學生授課。
大家心知肚明:現在許多用數學模型分析問題的所謂學術論文,基本上就是在做“偽問題”而已。對于這些亂象,博士生們不禁感嘆,“原來都是套路”。
可是,果真如此,試問我們政治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還剩下多少時間和精力去讀馬恩原著、去思考、去夯實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呢?連基礎都不扎實,又何談發展,何談創新呢?今后即使我們能有幸畢業,又有多少理論功底和自信,去給我們的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知識呢?
總而言之,就我自己的學習經歷而言,西方主流經濟學幾乎從本科開始,就無情地限制了我們的選擇空間,并粗暴地宰制了我們的思考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沒有看到崇高的學術自由,甚至連一點學習自由的味道也沒有嗅到。
是時候改變了!
覺醒年代,拒絕忽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