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南昌一美女開開瑪莎拉蒂醉駕被查,該美女態度蠻橫,絲毫不把交警放在眼里,直呼“叫yuwei過來”。
由于當時正在直播,眾多網友成為該事件的見證者。交警面對囂張跋扈美女時,苦口婆心地耐心勸導,體現了人民警察應有的素質。
“全網直播,全國人民都看著你,你說出任何人的名字,都是在害他。如果你還當你的朋友是朋友,你就配合好完了。”
“魚尾”到底是誰,ta和該美女究竟是什么關系,該女子又是什么背景?吃瓜群眾忍不住要問個“為什么”。
11月9日,當地給出了調查結果。南昌市共有6位“魚尾”,他們均表示不認識該女子。該區有一位公安局長叫“余煒”,但是已調任另外一區。該女子承認喝過了頭,想喊人減輕處罰。
藍底白字一出,很多人不好再說什么,否則便很容易成為謠言。但要讓人信得心服口服,讓幾百個字就顛覆自己幾十年經驗形成的看法,還不是那么容易。
部分吃瓜群眾并不買賬,還有“網絡偵探”給出了調查意見:查一查她的通話記錄不就知道“魚尾”到底是誰了嗎;查一查她以往的違章記錄,都是怎么處理的……
群眾的質疑有充分理由,9月份山東濱州查酒駕,大奔女司機一句“市公安局的”不就直接被放行了嗎?如此簡單的說明,不公布關鍵的證據,恐怕難以服眾?! ?/p>
這時胡錫進看不下去了,要出來說幾句,做一個權威的“解釋說明”工作,讓“一些網友”信得心服口服?! ?/p>
為什么“一些網友”不相信通報呢?老胡說這是“互聯網與官方信息‘較勁’的常態化反應”?;ヂ摼W就一定會與官方較勁嗎,你老胡不是還有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嗎?
老胡不虧是裝糊涂的高手,一個“常態化反應”的發明就把老百姓為什么會發出質疑的問題化解于無形之中。
有違章找關系、辦事找關系老百姓見的還少嗎?甚至不少網友就在自曝自己平時有違章“第一反應也是找人”。違章處理或許只是個小事,老百姓不滿的是背后腐敗和利益關系。
當然,把網友看成是有逆反心理的“中二少年”來解釋群眾的質疑并不能體現胡編的水平。
老胡祭出了他的殺手锏——建制大法:“南昌市公安局不是某個小縣的公安局,它這么正式的通報我們不信,那我們還能信什么?”
全國有幾千個縣,它們都不足以相信了嗎?
對于錯,真和假的標準是什么?難道是誰的級別更高嗎?
老胡的邏輯就是這么清奇,你愛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誰的級別高,誰的話就更可信。
父親和兒子,老子說的對;上級和下級,上級說的對;丈夫和妻子,丈夫說得對。
這樣的“真理標準”從老胡這樣的人嘴里說出來,還得到廣泛的傳播,我還能說什么呢。幸而評論區還有一些群眾,那態度分明是——你愛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老胡還說“現實不是小說”,絕對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現欺騙領導和網友的行為。但我記得,90年代末,有一位領導到安徽視察糧庫,就被當地的官員給欺騙了。不知道有沒有小說家能想象出這樣的情節。
我看過一些官場小說,有一位作家叫許開禎,他在接受采訪時是這么說的:“其他小說是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但官場小說有時候是低于現實的,相比豐富多彩的官場現實,任何一個作家都會感嘆筆力不足。”
或許老胡應該去讀讀這位作者的小說,再來下關于“現實和小說”哪個更精彩的決斷;或許這也沒有多大必要,我們都知道,老胡是裝糊涂的高手。
相比于老胡的見多識廣,小說的情節還是太小兒科了吧。老胡本人,不就是一部精彩絕倫、常常令人拍案叫絕的小說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