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微評(不支持華為申請姚安娜商標)
1,華為給“小公主”姚安娜申請商標獲批,沖上微博熱搜首位。
評:反對有關部門給華為特權,無論法律磚家講出幾萬條理由,我本人堅決反對這一批準。姚安娜是華為員工嗎?不是。凡屬與任正非關系密切的家屬都可以申請商標嗎?一般群眾中叫“姚安娜”的人就不具備任家姚安娜同等法律權?怎么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姚安娜個人想注冊商標,你自己去申請,不應該由華為申請,中國可能有很多個叫姚安娜的人,別人不能搶注,別的企業不能搶注另一個“姚安娜”,華為就可以?
華為是優秀企業,值得支持,但華為不代表國家,更不是封建帝國,請有關部門不要搞成“家國同構”的怪胎出來,什么小公主?哪個皇帝的公主?支持華為,不要演變成支持任家,不要演變成支持一家企業搞特權。特權給多了,會反害華為。
如果阿里、京東、新浪、騰訊、萬達等千百家老板們接著把家人姓名都注冊成商標,工商局批不批準?如果批準,你讓普通百姓有他(她)們同樣姓名的人怎么想?如果不批準,道理是什么?請不要搞壞了風氣!
華為必須靠自己的能力生存,愛國熱情的熱度是有時限的,不要過度消費,還是要低調前行。華為真的站到了山頂,喜歡你的,不喜歡你的,都得仰望你。
2,我國3至11歲兒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已接種353萬劑次。
評:本人持保留態度,雖然此事不便于開放式討論,但我會樸素地認為,一種不成熟且時效不長的疫苗,盡量不要種在民族的未來身上,他們的身體發育還極其不全,需要特殊的保護。
接種新冠疫苗,中國人有條件不效仿美國,因為美國的防疫抗疫水準比我們差太遠。
3,各地多舉措保障居民生活供給和農業生產。
評:商務部真是神操作,矛盾本來還不是很突出,猛然來個“囤貨倡議”,米不淡定了,菜更不淡定了,昨天去了趟市場,米價有上漲,菜價也不低,肉價又開始上漲。
磚家講:“中國可向每人每天供3斤蔬菜,光庫存小麥就可供全國人民吃一年半,可確保糧食總量實現18連增。”既然這么充足,還動員個啥?怎么還漲價這么多?真是天氣所致?往年這個時候北方不變冷嗎?
有很多人把“囤貨倡議”解讀為戰爭臨近,感覺很可笑,如果是因統一而動員囤貨,那還打得下去嗎?真要打,決不會這樣制造緊張,道理很簡單,若物資有保障,根本沒必要制造緊張,若物資不充足,更不能制造緊張,越搶貨,就越能制造物資缺口,更容易讓內部先亂。
這輪搶貨行為,是人為制造的刺激性消費,甚至是幫所謂的雙11活動助攻,是為商人創收,是讓大家多掏口袋里的錢。
4,最高規格的科學技術大會閉幕。
評:幾百項大獎花落各家各戶,可喜可賀。
我不知道外國評獎數量是不是有我們這么大規模,反正中國授獎范圍和數量有點大,一年一年地發獎,現在,有個直觀感覺,哪怕是最高獎和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成果的高度也越來越低,大多獲獎項目原創性嚴重不足,模仿和復制仍是主流,不要說跟“諾獎”比較,就是跟前些年的大獎相比都稍顯成色不足。
中國不同于外國,可以給有貢獻的科學家發重獎,但一定要注重原創性和成果國際性,一定要注意數量,獎發得太多了,不但沒好處,反而會刺激科技造假行為。
5,大陸方面依法對清單在列的“臺獨”頑固分子實施懲戒。
評:這是一個小小的進步,至少是形式上的進步。
不過,這個懲戒措施暫只具備警告性的象征意義,因為這些頑固分子本就沒有參與多少被限制的項目,也就是說,這次的懲戒還不會從內心震懾到他們。
真正有震懾效果的措施應該像是美國打擊本拉登式的操作,至少應該列為隨時可抓捕的犯罪分子。
有朋友發給我一個視頻,是軍演視頻,列車上全是導彈,他認為,馬上要開始了。
我的判斷維持不變,還早得很,沒有公開的時間表,沒有“統十條”的逐步落實,就沒有實質性行動的開啟。
附言:
有人問如何看李澤厚之死引起的小水花?答:我也看了少量李某著作,實話實說,他算有些才氣,有一定數量的支持者也算正常。但是,他絕對不配“哲學家”名號,他是個很有哲學修養的哲學傳承者和哲學解讀者,但他沒有屬于自己的哲學體系??梢哉J為,近代以來,中國沒有出現一位真正的哲學家,只有啟蒙者和革命家,李澤厚就更不配了,他頂多只能算哲學研究家?,F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既沒有、也不可能出現哲學家。李澤厚的學生趙士林就是個滿口污言穢語的流氓,不要理他。
寫于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