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疫*情已經波及20個省,在防疫這塊,張醫生和鐘院士都做了最新研判,鐘院士認為“現在從全世界來看,疫苗的保護作用是半年左右,過了半年之后,它產生的抗體以及免疫原性都降低很多,所以打三針對于我們預防感染、預防加重,看起來是很有必要的,現在也鼓勵這么做。”所以現在基本上各地都在推第三針接種,除此之外,各地還在推進3-11歲低齡人群接種,要求是12月底完成任務。鐘院士還預計年底國內疫苗接種率可超80%。當3-11歲低齡人群完成接種,全民接種率超過80%確實可以實現。
媒體在推動第三針方面也是不遺余力的。
今天,新京報緊急呼叫的一個視頻節目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這報道的標題了:“大連一冷庫關聯21例感染:兩確診工人未接種第三針疫苗”。
這個標題挺有“意思”的,讓網友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聯想。有一部分網友的反應是:“直接說19個工人已接種第三針不行嗎?”、“那另外的19個都是打了的唄”。不過筆者倒是認為,大部分網友的反應可能是:“這兩位工人被感染了是因為沒有接種第三針疫苗。”
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呢?視頻是11月7日發布的,其中也提到這21例感染者均為莊河首戰冷庫工人或工人的密接者,也就是說不都是冷庫工人。查閱相關的通報看到,沒有接種第三針的是病例1和病例6,另外,這21例中有16例(7例確診、9例無癥狀)為病例1的同事(包括病例6)。據該企業負責人說,這17個工人當中有15人接種了第三針疫苗,另外4例無癥狀感染者是病例6的親屬,是否接種了第三針并不清楚。
此外,該企業負責人還介紹到,企業現在人數是58個人,一線工人是36個,除了一線工人工作正常接觸進口海鮮外,其他二線工人不接觸?! ?/p>
進口海鮮冷鏈傳播在去年引發了幾次散發疫*情,所以接觸進口海鮮的冷庫一線工人切實屬于重點人群了。這個人群的疫苗接種率應該是接近100%的,出現疫*情后,其接種情況與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樣本了,盡管樣本很小,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前幾次出現的疫*情,都沒有提供過詳細的疫苗接種情況。南京機場疫*情那一次,新聞發布會上ZF發言人面對記者關于疫苗問題的提問,頗有無措之感,承諾的后續會有統計公布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大家很少看到疫苗真實可信的數據,因此也降低了網友對疫苗的信心。
再加上國外一些疫苗接種率很高的國家,如以色列、新加坡等,在放松管控“與病毒共存”后,病例便暴增,更是讓人對提高接種率建立免疫屏障這個假說降低了信心?! ?/p>
不得不說,從全世界來看,在防疫這塊,最具人氣的便是新冠疫苗了,海外防疫一直是將疫苗視為終極利器的,但我們實際上是有更多的選擇的。
經歷過放松管控病例便激增的一些海外國家也不得不承認,要想新增病例少,單靠高接種率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管控措施。不過也有不少國家表示,較高的疫苗接種率減少了新冠重癥病人。
在防疫這塊,我們還有一個更有效的利器,那便是中醫藥。
歷經近兩年的戰疫,中醫藥在防止疫*情擴散、防止輕癥轉重癥、防死亡、減少后遺癥等方面都表現出突出的優勢。
在救治方面,出現疫*情時,中醫藥都需要第一時間介入,全程介入了。但在防疫方面,中醫藥的應用還不太夠?! ?/p>
7月底,四川大鍋湯防疫的實踐是一次大膽有效的實踐,其經驗值得更細致地總結和推廣。
這一次,四川仍要求各級衛健委和中醫藥主管部門將中藥“大鍋湯”運用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重點區域重點人群要做到中藥預防湯劑“應服盡服”、“愿服盡服”。
像大連冷庫一線工人這樣的重點人群,除了疫苗接種以外,應該再加上中醫藥預防。中醫藥防疫的成功案例近的遠的都有,如河南通許縣人民醫院的案例,如鄧老團隊抗擊非*典的案例,如四川大鍋湯防疫案例等。另外,其實不少地方的中醫藥管理局都針對疫*情開出過日常防疫的處方,如廣東、甘肅、四川等,但在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缺少的是像疫苗接種般的組織推動。
希望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防疫方面,中醫藥能夠切實頂上去。多一條腿走路,更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