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社部出臺意見規范平臺用工
多省市陸續采取跟進措施
#平臺就業 #權益保障
今年7月開始,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對平臺用工進行規范,改善新業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保障情況。從9月份開始,各省各地相關部門陸續響應上級政策。
9月24日,北京市就業領導工作小組印發了《關于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的若干措施》,山東省出臺《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10月19日,福建省出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委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指導意見的十五條措施》;10月22日,浙江省出臺《浙江省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實施辦法》?! ?/p>
這些地方政策在新業態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認定、勞動報酬、職業安全、社會保障、工會職能等關鍵問題上基本遵循上級政策《關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的規定,但有細節上的發揮和增減。其中浙江省的《實施辦法》規定企業在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或協議時,必須明確提示勞動者將與企業建立何種勞動關系;在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勞動者的節假日勞動報酬問題上,規定除非經過協商或集體合同約束,否則跟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同工同酬。而在工時方面與惡劣天氣勞保問題上,則對平臺的程序運行作出規定,前者要求平臺程序在勞動者連續工作4小時后設置不少于20分鐘的休息時間,后者要求平臺程序限制接單、延長服務完成時限。
而北京市的《若干措施》則在勞動關系認定方面進行了補充,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分為“平臺網約勞動者”“平臺個人靈活就業人員”“平臺單位就業員工”,分別對應上級總指導意見的“不完全符合勞動關系”“個人依托平臺自主開展經營活動”“符合勞動關系”三種類別。其中對于“平臺網約勞動者”的界定標準為“依托互聯網平臺(以下簡稱“平臺”),與平臺企業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根據平臺規則完成工作和接受勞動管理,獲取勞動報酬的勞動者”,這一認定標準,可能使得勞動者與平臺認定為符合勞動關系的難度加大。比照其他省市,北京《若干措施》還刪去了對于工會職能的強調和開展勞資集體協商的內容。
平臺企業方面,美團在財報上披露其成立專門部門優化訂單調度系統,加大了配送時間靈活性,在試點中降低了用戶差評率,并首度公開配送算法。除此之外,美團還聲稱將在部分“工作基礎較好”的省市試行”騎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將為騎手配備工傷保險,但目前未見實施細則。針對有報道爆出美團要求騎手注冊成個體工商戶,以規避自身用工主體責任一事,美團于9月14日發布“嚴禁誘導和強迫騎手注冊成個體工商戶”的說明,要求合作商簽署承諾書,設立投訴熱線,聲明將加強平臺監管,隔日餓了么也發表相關聲明。但據《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直至9月24日天眼查、企查查上仍能查到當天有外賣騎手通過靈活用工平臺被注冊成個體工商戶。
在新業態勞動領域侵權事件頻發、公眾輿論關注的當前,國家出臺多份行業指導意見,嘗試改善新業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問題,其實施成效需要持續的監督和關注。目前來看,已有的動作多來自政府和企業,且實質動作有限,而在勞動者權益改善一事上,勞動者自身的參與更是十分重要,這一方面的進展還有待觀察。
新聞來源:
浙江省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實施辦法
http://rlsbt.zj.gov.cn/art/2021/10/22/art_1229506775_2370277.html
北京市關于促進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4/content_5639115.htm
三問外賣騎手“個體工商戶化”
http://www.workercn.cn/34055/202109/28/210928041559073.shtml?
深度:騎手“裸奔”,美團能做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Tf6_r9262xzSUI0YOLL7wA
2
江蘇推首個快遞行業省級集體協商意見
沈陽簽訂首份快遞行業集體合同
#快遞 #集體協商
10月25日,江蘇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快遞行業集體協商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為全國首個快遞行業省級集體協商指導意見。
此前,北京市在2019年簽訂了全國第一份快遞行業集體合同;江蘇淮安市也在2019年開始試點快遞行業集體協商,并在2020年將試點推廣到泰興市;2021年南京開展市級層面的快遞行業集體協商。江蘇《指導意見》提出:至“十四五”末,江蘇省各地要普遍開展快遞行業集體協商,行業集體合同對已建工會快遞企業覆蓋率達80%以上,行業內勞動者對集體協商工作的參與率達到80%以上、知曉率達到90%以上。
《指導意見》提出將規范勞動用工管理、行業最低工資標準、計件單價、勞動定額、休息休假、勞動保護、職業發展等作為快遞行業集體協商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引導快遞企業增加自有員工比例,逐步實現行業勞動用工規范化;協商確定行業勞動者最低勞動報酬標準,建立勞動報酬合理增長機制;協商合理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保障勞動者依法享受休息休假;協商提升勞動者保險水平,督促企業依法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設定符合快遞行業特點的快遞員休息驛站,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協商完善勞動者職業發展保障等。
2021年來,在沈陽市總工會的推動下,沈陽的順豐、美團、圓通、申通等15家快遞企業建立了工會,一萬余名職工加入了工會,在此基礎上開始推動快遞行業的集體協商。10月19日,正式簽訂《沈陽市快遞行業集體合同》《沈陽市快遞行業工資專項協議書》《沈陽市快遞行業勞動安全衛生專項協議書》《沈陽市快遞行業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專項協議書》,對快遞員的勞動報酬及支付方式、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與衛生、勞動保險和福利、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職業培訓以及企業、工會和職工的義務等作出規范。合同明確快遞行業最低工資(不包括福利、加班加點工資、高溫低溫津貼及個人繳納五險部分)標準為1950元,遼中、新民、法庫和康平地區為1680元,均僅比沈陽地區現行最低工資高40元。該集體合同協商是否有快遞員的共同參與,以及快遞從業人員是否充分知情,都將很大程度決定“合同”是否有實際效力。
同樣作為對《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的回應,除了上述省市對快遞行業勞資集體協商進行推動以外,在快遞企業方面,8月底,三通一達、百世、極兔宣布自9月1日起上調末端派費0.1元,以改善快遞員的收入水平。9月末,各快遞公司又宣布將對快遞服務價格進行規范,快遞行業“價格戰”有終止趨勢。然而據多名快遞員表示,上漲的派費并沒能到自己手里,且9、10月份,社交媒體上仍有零星快遞站點罷工的消息傳出。
新聞來源:
江蘇明確要協商確定“快遞人員”最低工資標準
http://zfrx.jschina.com.cn/ywel/jdxw/202110/t20211026_2879877.shtml
江蘇:健全集體協商制度維護快遞行業勞動者合法權益
http://www.workercn.cn/34164/202110/26/211026130651515.shtml
400余家快遞企業簽訂行業集體合同 沈陽明確快遞行業最低工資標準為1950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215574459142598&wfr=spider&for=pc
快遞漲價了,小哥卻納悶了:為何工資沒漲?
https://zx.sina.cn/sh/2021-10-30/zx-iktzscyy2621783.d.html?sinawapsharesource=newsapp
3
“雙減”政策致教培機構倒閉潮
欠薪、侵權行為頻發
#教培 #欠薪
7月24日,教育”雙減“政策正式出臺,國家重拳打擊先前野蠻生長的各類校外教培機構,成為了壓垮教培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9-10月份,教培機構倒閉潮愈演愈烈,倒閉名單中不乏精銳教育、樹童英語、巨人教育等開辦多年的教培行業巨頭。教培機構倒閉跑路,受害的除了預支學費的家長以外,還有被拖欠工資的員工,在教培行業倒閉潮中,拖欠員工工資的案例數不勝數。在許多案例中,機構在倒閉前的數月前已無法正常發放工資,也有一些機構通過降薪或其他方式勸導員工主動離職,以規避裁員補償金。
“中國工人集體行動地圖與求助地圖”在10月份收錄了7起教培機構欠薪員工維權行動與8起討薪求助,9月份分別為10起行動與9起求助,8月份為16起行動與20起求助,而這兩個數字在今年1-6月份的合計僅為4與13,而能夠被收錄的事件數量只是實際發生數量的冰山一角,可見今年8月份開始教培機構倒閉欠薪事件爆發性增長,并持續至今?! ?/p>
一些暫時幸運逃過倒閉的教培機構也面臨巨大壓力,而這些壓力和風險也被傳導到了一線員工。據報道,一些教培機構通過大幅提高kpi定額,變相下調員工績效工資,并對各類工作失誤設置“紅黃線”,員工一旦觸碰,就會被扣大量績效工資,甚至被解雇而沒有賠償金。為了逃避補償金,一些機構則通過換簽合同,轉簽為非全日制合同,以小時作為工作時間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將全職老師轉變為兼職老師?! ?/p>
新聞來源:
交了10多萬,才上一次課?!教培機構倒閉引發糾紛,家長退費成難題……
https://new.qq.com/omn/20211027/20211027A0EW6700.html
西安教培機構近期關鍵詞:關門、跑路、欠薪、失業
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1101A04CFC/20211101A04CFC00?isNews=1
“對不起,教培行業出來的,我們不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461717670531925&wfr=spider&for=pc
4
西安多名環衛工超齡被辭退后無社保
街道稱是政策遺留問題
#環衛工 #欠繳社保
10月中旬,有西安網友反映稱,當地有多名老環衛工因為超齡被辭退。據記者報道,這些被辭退的環衛工都來自西安市新城區長樂西路街道,2017至2019年,該街道共7人因超齡被辭退,Ta們的工作年限都在13年以上,年齡都超過65歲;但工作期間單位并未為其購買養老保險,故而無法享受養老待遇,生活沒有保障。
有一位工作了17年的環衛工表示:“工作十幾年沒有看到合同,之前是在發工資(現金)的時候按手印。”沒想到退休后沒有退休工資。”街道保潔公司負責人介紹,在2014年之前,西安市沒有給保潔員繳社保的政策。2014年后,西安才開始推進環衛工人參加社會保險,但部分老環衛工卻因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無法參保,因此便沒有解決Ta們的社保問題,直到2019年當地環衛業務被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認為這些超齡環衛工存在風險,便將其辭退。顯然,這與國家早于1995年發布的《勞動法》相違背。
類似事件在西安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15年,便有報道爆出西安市西關街道辦一次性辭退了30名年齡超過65歲的環衛工人,Ta們同樣因為超齡無法參加社保,街道怕擔責任便將Ta們辭退。環衛工人辛辛苦苦工作十幾二十年,卻被“用后即棄”,留下毫無保障的晚年生活,這一問題的惡劣性質,不是能用“政策遺留問題”來解釋的。長期以來,國內環衛工群體的勞動權益保障一直比較薄弱,未繳社保是其中一個比較普遍且嚴重的問題,隨著這批環衛工人的老齡化,Ta們都面臨著跟西安的超齡環衛工一樣的問題,各地政府無論如何都應該正視這一群體的處境。
對此問題,有評論指出:類似現象在全國來說都具有普遍性,具體如何解決,還需要各地跳出“一事一議”的局限性,主動拿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比如,針對環衛工人年齡偏大無法繳交社保(養老保險)及在法定退休年齡前無法繳滿15年等問題,有地方就提出了“前補”“后延”的措施,通過機動安排,而非一刀切,來化解政策障礙。另外,還有一些地方為退休但未購買社保的環衛工安排了一定的權益補償;也有專家建議,引入保險公司、基金,適當為環衛工人繳納一定保險福利。諸如此類,都有利于避免退休環衛工“老無所養”的尷尬??傊?,面對部分退休環衛工“老無所養”這個社會“老問題”,各地都應因地制宜拿出“新辦法”來妥善解決,而不是甩鍋、推脫責任。
新聞來源:
西安多名老環衛工被辭退無社保,街道回應:政策遺留問題,正向上反映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1-10-16/doc-iktzqtyu1817110.shtml
西安回應解聘近30名高齡環衛工:超齡無法參加社保
http://covid-19.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politics/2015-08-08/content_14086723.html
環衛工超齡被辭退,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 新京報快評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3445877114077.html
5
國家最新政策下頂風作案
貨拉拉對黃牌貨車征收12%信息費
#貨拉拉 #平臺剝削
據多個貨運行業自媒體報道,從8月30日開始,貨拉拉在廣州和佛山對黃牌貨車征收12%的信息費,引起廣大卡友不滿。
2018年貨拉拉剛開始開放黃牌貨車業務時,無論是起步價還是里程價都非??捎^,每公里價格可以達到10元;而現在黃牌貨車的單價已經只有原來的一半不到,甚至出現了2元/公里的低價,使得黃牌貨車司機的收入大幅下降。而且現今的12%的信息費并非是從司機出車一趟利潤的12%,而是整體運價的12%,使得黃牌車司機出車一趟的利潤可能還抵不上出車成本。如果想降低信息費,那么司機必須購買貨拉拉的會員。但即使是最高一檔的超級會員,也仍然要抽取2%的信息費,超級會員每月979元的購買費用,對司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p>
除此之外,貨拉拉的接單系統還上線了讀秒制,當貨主發布訂單后,非會員司機需要等待30秒才可以接單,導致非會員司機在搶單上落后于會員。這一機制將使大量黃牌貨車司機不得不購買會員?! ?/p>
而今年5月14日,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對滴滴、貨拉拉等平臺進行約談,明確要求平臺主動降低抽成比例,合理設定并主動降低信息服務費,整改侵害從業人員權益的經營行為。被約談之后,貨拉拉發布了《關于保障和提升貨車司機權益的承諾書》,曾作出了穩定貨運價格、降低司機負擔、加大補貼力度的承諾。
新聞來源:
變本加厲?貨拉拉對黃牌貨車征收12%的信息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VHTGCQ0527DTSB.html
貨拉拉發布保障和提升貨車司機權益承諾書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72551
6
調查顯示6成職校生畢業后不愿當“藍領”
#職業教育
今年以來,隨著教育“雙減”政策的實施,教育部對初中畢業“五五分流”的強調,職業教育重回公眾視野,教育改革勢在必行。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使得職業教育成為新風口。
然而近日《中國青年報》教育科學部向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意向。在回收到的26596份有效問卷中,發現有63.97%的受訪職校學生畢業后不會選擇進入工廠、工地、車間等一線基層崗位。此外,只有32.8%的受訪職校學生畢業后會選擇電工、焊工等實體經濟崗位。
至于職校學生不愿成為“藍領”的理由,“生活枯燥單一”占61.9%,“發展前景不看好”占61.04%,”工作環境差”占52.87%。從這些理由可以看出,年輕人已無法像上一輩一樣忍受工廠里單調的工作與毫無上升空間的未來,這一方面反映傳統制造業工人長久以來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互聯網催生各種新興產業與服務業給年輕工人提供了新的選擇,這些新選擇在年輕工人眼里更自由,更有意思,作為新興產業更有前途。
除此之外,從當前職業學校的辦學現實出發,有些職校對自己的教學定位是“兜底教育”,只要管好學生不出事就行,專業設置與課程老化,與社會需求脫節,導致學生無法學到真正有用的技能,甚至與工廠相勾結,以“實習”為名為工廠輸送廉價勞動力,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藍領”工作的認同?! ?/p>
新聞來源: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2_571737.html
超六成受訪職校學生不愿當“藍領”,制造業如何留住年輕人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71859
超六成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不愿選擇當“藍領” https://t.hk.uy/avab
7
北京環球影城國慶人均消費超3000元
一線員工月薪到手3500元
#游樂場員工
9月20日,經過漫長的等待后,北京環球影城正式開園,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社交網絡上的“流量之王”,環球影城身臨其境的體驗、”話癆“威震天,賓至如歸的服務為游客所稱道。而要享受上述體驗,所需花費也不少,根據估算,“十一黃金周”來北京環球影城打卡的游客,人均消費將達到3300元左右?! ?/p>
賓至如歸的服務背后是環球影城一萬余位工作人員的勞動。人物雜志發表文章《北京環球影城終于開園了,而我卻選擇了離職》,采訪了數位曾在環球影城工作的一線員工,引發了公眾對環球影城員工勞動待遇的關注。
據文章介紹,環球影城的一線運營人員——即游客直接看到接觸到的餐廳服務員、娛樂護行員、活動導覽、區域運營、零售運營等——的月工資為4500/月,扣除五險一金后到手3500元左右。若住員工宿舍,則還要再扣除600元住宿費,這樣的工資水平在北京并不算理想。而在工時和工作強度方面,環球影城實行不定時工作制,考核按季度進行,每季度500小時達標,超出才有加班費;員工的排班由領班根據園區運營需要靈活決定,且必須服從安排。在這種工時制度下,員工盡管經常在一天內工作超過8小時或在雙休日上班,但只要季度工時不超過500小時,便無法獲得加班費。這樣的工資水平,顯然抵不上一線運營人員高頻的加班、高強度的情感勞動、嚴格的勞動管理、風吹日曬的戶外作業。多名離職人員提到,環球影城工作強度大、工資低使得一線運營人員的流動率非常高。
環球影城的工資待遇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評論到:“北京服務員也就這個薪資了,餐廳酒店之類的服務員也差不多是這樣。”“環球的一線基層也是基層啊,4.5k不就是通州的基層工資嘛?”,可見低薪作為我國基層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普遍狀況,盡管雇主是環球影城,也無法避免?! ?/p>
新聞來源:
北京環球影城終于開園了,而我卻選擇了離職
https://mp.weixin.qq.com/s/Wy9YAOjjpPWBKwcQLbzF7g
北京環球影城開業火爆,一線員工真實工資曝光……
https://xw.qq.com/cmsid/20210922A0FXRV00?f=newdc
8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
《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
發布
#女工權益 #家政工
9月27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其中多項內容涉及女職工的就業、勞權保障和社會保障等內容。
《綱要》條文重申了對就業性別歧視的反對,提出“對招聘、錄用環節涉嫌性別歧視的用人單位進行聯合約談,依法懲處。”“禁止用人單位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資、惡意調崗、予以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推動落實生育獎勵假期間的工資待遇。”除此之外還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設立女職工維權仲裁庭,依法處理女職工勞動爭議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綱要(2021-2030年)》引入了有關新業態行業與靈活用工的內容。”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和新業態吸納婦女就業的功能,支持婦女參與新業態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扶持發展適合城鄉低收入婦女自主發展的手工編織、農村電商等特色產業項目”,同時也針對對靈活就業婦女的社會保障問題,提出“持續推動社會保險參保擴面,支持靈活就業女性參加相應社會保險,實現應保盡保,縮小社會保障的性別差距。” 顯然,新業態就業被綱要視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但是靈活用工下勞動者更為薄弱的社會保障和話語權處境,并沒有被政策所看到。
10月8日,商務部、發改委、人社部等14個部門聯合發布《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近幾年,中國家政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從2015年的277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782億元,截至2020年,中國家政工人數量超過3500萬,其中95%以上是女性,90%是農村婦女和城鎮下崗職工。而據估計,我國家政工人目前還存在2000萬的用工缺口?!缎袆佑媱潯坊谙惹?ldquo;家政扶貧”政策帶動85萬貧困地區勞動力從事家政行業的成功實踐,希望通過家政行業提質擴容,鞏固扶貧成果。
文件統籌供需兩側、城鄉兩端,提出7項22條工作舉措。具體來說,即通過加強基層動員引導、完善供需對接、促進服務下沉等,擴大家政服務供給數量;以提升技能、加強行業規范等,提高家政服務供給質量;以培育家政服務品牌、推動業態融合發展、促進數字化賦能等,優化家政服務供給結構和方式。
盡管家政行業提供了大量就業,但家政工群體目前的勞動權益保障卻嚴重不足。目前的家政公司以“中介制”為主,理論上僅負責對接雇主需求與家政工,家政工并不與家政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但實踐上不少家政公司卻對家政工人行著嚴格的管理,例如不能拒單,不能接私單、限制休假天數等。而家政工受雇于個人,這種個人之間雇傭關系也不在勞動法的保護之內。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與家政工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人為Ta們購買社保,使得家政工日常的勞動權益難以保障,一旦遭遇工傷意外,更面臨高昂的維權成本。過去幾年中,家政行業資本的野蠻擴張也帶來了種種亂象,一些家政平臺利用互聯網金融手段迅速擴張,經營不善后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大量家政工人被欠薪,權益被嚴重侵害。
新聞來源: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
http://www.nwccw.gov.cn/2021-09/27/content_295248.htm
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jiguanzx/202110/20211003205730.shtml
家政女工:我在丈夫的病床前與欠薪平臺和解了
https://mp.weixin.qq.com/s/9UpGgqv_uPnwws5Y4JWWNA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