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30年前的蘇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毛主席的預言,不幸成真!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小兵將用幾篇文章,梳理蘇聯解體史,以饗讀者,歡迎關注?! ?/p>
今天,咱們繼續聊“勃列日涅夫統治蘇聯18年”系列。
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在經濟上延續了赫魯曉夫的x正主義政策,并且通過在農業上取消1956年對自由地、私有牲畜等的限制,在工業上宣布對國有企業的大舉重塑,加速全面f辟資本主義,走的比赫魯曉夫更遠。
一、農業
在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確定了以贏利率水平作為“客觀評價”農莊、農場經營活動的基礎,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主義集體農莊原來的性質。
他要求農場實行“全面經濟核算”,通過了《關于國營農場和其他國營農業企業改行全面經濟核算制》的決議,大力推行包工到組制度,鼓吹“集體農莊小組所有制”,原來蘇聯國家掌控和投資更替的拖拉機站失去了基礎,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并最終被解散。
他積極扶植農民私人經濟,他還制定了新的集體農莊章程,把在農村f辟資本主義的一套做法更加具體化、法律化、系統化。
1969年和1972年,蘇聯農業嚴重歉收,1979年、1980年和1981年,蘇聯農業產值分別下降31%、25%和19%。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農業不振嚴重影響國民經濟,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的發展嚴重落后,市場供應緊張。勃列日涅夫不得不加大農業補貼,強調加強農業物質技術基礎,大搞農業化學化、機械化和土壤改良。但,事與愿違,大量的財政補貼不僅沒有提高蘇聯糧食產量,反而使勞動生產率進一步降低。
因為社會風氣的轉變,蘇聯農民把提高收入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宅旁園地和自己喂養的家禽家畜上,對集體勞動則是消極應付,敷衍了事。他們不再像斯大林時代那樣關心集體,也不再關心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造成生產消耗大而產品質量低劣,浪費嚴重,貪腐嚴重。
很難讓人想象,當年人工費并不高的蘇聯,從美國進口糧食要比自己國內生產便宜一倍。
再到后來,農業生產計劃只能完成56%,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土豆耕種成熟之后就未能投入到流通渠道。
最后,勃列日涅夫只能通過石油外匯來進口糧食,他向美國乞求幫助,乞求大量購糧,乞求貸款,通過“出售黃金,增加進口”的辦法來“克服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
在那個年代,蘇聯經常出現了肉、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物資的全面匱乏。
一個堂堂的“發達社會主義”國家,一個可以在軍事上超越美國的世界超級大國,一個世界上國土面具最大的國家,卻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每年糧食進口2500萬到3000萬噸,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嗎?
二、工業
在工業上,勃列日涅夫制定了一個全面f辟資本主義的“新經濟t制”。
他先在重工業部門推行以利潤為主要指標的試驗,后來又把利潤原則推行到商業、飲食業和食品工業部門。
他在輕工業部門推行產銷單位“直接訂貨制度”的試驗,在汽車運輸業中試行“自員盈虧”的制度。
他還實行“獎金掛帥”的政策,在建筑、商業、科研等單位搞各種各樣的新舉措,推廣謝基諾的裁員“經驗”。
他頒布“國營企業條例”,把過去試驗和鼓吹的一套f辟資本主義的措施具體化、系統化、制度化。
勃列日涅夫認為“發展重工業,過去和現在都是蘇聯經濟政策的不變原則”,他把85%以上的工業投資用于發展重工業,讓國民經濟圍繞軍事工業運行,不重視農業和輕工業發展,工業結構嚴重畸形,經濟混亂,財政拮據,老百姓的主要的消費品長期短缺,藥物依賴進口,服裝、食品加工設備和化工設備等都需要大量進口,嚴重抑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到勃列日涅夫統治的晚期,蘇聯的工業生產已經出現負增長。
為了彌補財政收入,蘇聯政府把酒類銷售量提高了三倍,每年從釀酒工業中收取多達530億盧布的稅收,這被認為是“很不道德的行為”。
勃列日涅夫企圖靠引進外資和外國技術來整飾經濟的措施,最后自然也是落空的。
經過勃列日涅夫的一些列改變,本來就強調廠長和工程師作用的蘇聯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內部人員關系,更是發生了根本性顛覆,經理與工人已經完全變成雇傭和被雇傭、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工人更不是國企的主人了!
面對生活的日益貧困和種種的不公,特別是對貪污腐敗的痛恨,蘇聯工人中的曠工、誤工和消極怠工、甚至罷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1972 年,全蘇因工人怠工而造成的工時損失,竟占到總工時的20%!
三、科技
勃列日涅夫的口號是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但實際上,一份他上臺初期的科技發展遠景規劃,直到他死后才被工作人員看到,上面沒有一個字的批語。
勃列日涅夫重視發展的科技,只是集中在和美國爭霸的軍事領域、太空領域,而世界范圍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深度和廣度,遠遠大于了他所關注的范圍。
毫無疑問,蘇聯曾經是發生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原子能、航空航天、合成材料等領域都有重大的發明和發現,但這些輝煌的成果,除了對蘇聯軍事和航空航天兩大領域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外,對其他產業部門和國民經濟的影響則微乎其微。
到了80年代,因科技革命帶來的產業革命在世界各國迅速興起,而作為“老大帝國”的蘇聯卻一片死氣沉沉。不用先進的技術武裝自己的制造業,蘇聯在農業機械和裝備制造業領域的技術落后問題暴露更加明顯,蘇聯勞動生產率被世界遠遠摔在了后面。
于是,人們又看到了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統治下的一個奇觀:擁有世界上位列第一的科學技術人員的蘇聯,可以將自己的火箭以驚人的準確性找到哈雷慧星并飛上火星,但其汽車卻缺乏足夠動力,故障頻出并且耗油驚人;蘇聯自產的電視機爆炸事件頻發,以至于蘇聯人開玩笑說,這樣的電視機應當送給敵人……
四、社會
面對經濟增長的長期低迷,面對工業指標和農業指標遠遠低于原計劃的數字,面對蘇聯國內的通貨膨脹、財政赤字、人口老齡化、基礎設施老化、重工業產能過剩、輕工業供不應求;面對整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的困頓局面,勃列日涅夫拿不出改變局面的政策措施。
勃列日涅夫的那個“大大提高人民福利”的諾言落空,廣大蘇聯人民對這個國家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到了70年代后期,蘇聯人民已經逐漸明白過來:這個國家,根本算不上是“發達的社會主義”!
蘇聯工農群眾的生產勞動積極性大大降低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期望也日益衰退。1919 年,列寧熱情謳歌“偉大的創舉”——星期六義務動;1935 年,蘇聯出現了“斯達漢諾夫運動”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那種熱火朝天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不再了。進入70 年代,蘇聯各單位組織的勞動競賽和義務勞動竟然成為了一種半強制的活動。因為,組織者們都不再相信社會主義了,因為組織者們成為了官僚特q階級。
蘇聯號稱“世界最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但有7000萬城市居民住在沒有自來水和廚房的簡陋公寓中。
蘇聯普通民眾,每天不得不花幾個小時來排隊購買限量供應的面包,修理一臺電視機的等待時間可能長達兩三周。
蘇聯的人均醫生數目、人均醫院床位數目都位居世界第一,還有免費的公共醫療,但蘇聯老百姓還是看病難,向醫護人員送禮行賄已經成為慣例,醫療服務質量不斷下降,死亡率上升——蘇聯人均壽命世界排名不斷下降。
與此同時,蘇聯的人均酒精消耗量成倍增加了,許多失去生活熱情和政治參與感的的工人們,許多懷有苦悶情緒的農民們,將大量的自由時間消耗在酒館中,他們借酒澆愁,插科打諢,在醉酒的狀態中發泄著對現實的不滿。
酗酒惡習的蔓延,還波及到了青少年和婦女,造成惡性犯罪、家庭暴力和無故曠工事件暴增,酗酒還對群眾日常生活、身體健康、社會治安都造成嚴重影響,酗酒死亡率大幅度提高:
當然,蘇聯政府也曾試圖通過頒布《加強同酗酒和酒癖作斗爭的措施的決定》來整治社會酗酒的風氣,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舉措,能夠取得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 ?/p>
有一個統計數字,1950年,蘇聯的人均酒精消耗量曾經下降為185公升,僅為革命前的一半,這個成績的取得一定和斯大林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欣欣向榮分不開的。
我們還看到,在勃列日涅夫任期內,曾經被蘇聯人民消滅的黑社會又回來了,莫斯科也像紐約一樣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城市之一。社會道德墮落了,貪污行賄日益增加,吸毒人數增加,文化藝術下流低俗,離婚家庭大幅度上升,盜竊、行兇、污辱婦女等刑事犯罪案呈上升趨勢……
但曾經的蘇聯,可是一片朗朗乾坤??!
在另外一個天地,特q官僚們卻享受著國家補貼和高福利待遇,在t供商店中盡情購買從外國進口的各種低價高檔奢侈品,醫療保障更是不在話下。莫斯科甚至為了讓高層更方便購買t供商品,還專門修建了地鐵2號線。他們在花天酒地的同時,還參與黑市交易,還向國外走私珍貴的國家資源,從軍用航空煤油到鉆石、魚子醬……
在強烈的貧富差距對比中,人民對蘇共開始離心離德!
這是蘇聯解體前夕,民眾燃燒蘇聯國旗場景
有人說,蘇聯之所以解體,是因為勃列日涅夫的“老人政治”所帶來的各種固化,是因為沒有像西方的資產階級經濟思想和意識形態學習,是因為高度集中的蘇聯政治經濟運行體制嚴重阻礙了蘇聯社會的發展,引起了從上到下的不滿!
而另外一些人說,蘇聯的解體,恰恰是因為從赫魯曉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爾巴喬夫等蘇聯領導人的背叛,正是因為他們的x正主義政策,正是因為他們走資本主義,才使本來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蘇聯變得滿目瘡痍;正是因為蘇聯領導人不再信仰共產主義,不再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統治地位和無產階級專政,不再為人民服務,不再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和集體農莊,才逐漸淪落為和廣大蘇聯群眾利益相對立的官僚特q階級,是這些要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最終葬送了、自殺了蘇聯!
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們在蘇聯解體30周年即將到來的時刻,尤其有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全面總結蘇聯解體的原因和布爾什維克曾犯下的那些錯誤,進行深入研究,駁斥那些篡改歷史的各種謬論,從而為新一輪的共產主義運動高潮的到來做好理論準備,為21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各方面的啟迪。
歡迎繼續關注蘇聯解體史的下一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