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中共基層黨組織的意義、功能和工作
二、基層組織建設的內容
?。ㄒ唬┲Р堪l展黨員標準及程序
1.入黨標準
2.黨員發展程序
3.黨員干部的標準
?。ǘ┲Р康慕M織工作
1.發展黨員
2.對黨員的教育和宣傳
3.支部的組織和支部的生活
?。ㄈ┲Р康耐獠抗ぷ?/p>
三 、經驗與啟示
?。ㄒ唬┗鶎咏M織是黨的戰斗堡壘,是群眾的核心
?。ǘh的基層組織應該發揮的功能
?。ㄈ┳⒅攸h員的發展和黨員的教育
附錄一:中共早期黨章中的的黨員標準及程序
附錄二:《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
無產階級的政黨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基本職責就是組織和領導無產階級實現其歷史使命。為了實現使命,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建立堅強的黨組織是無產階級政黨重要任務之一。其中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對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而鞏固黨的基礎,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更是具有重要意義。在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和中國共產黨都十分重視黨的基層組織的建設。
列寧在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建過程中,認為黨的基層組織應該成為黨的基本細胞和群眾的核心。首先,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基本細胞”。1906年5月,列寧在《關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一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現在還有一項重大的和非常嚴重的任務:在黨組織中真正實現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要進行頑強的工作,使基層組織真正成為而不是口頭上成為黨組織的基本細胞”。其次,黨的基層組織是群眾的核心。1908年,列寧在《走上直路》一文中將黨支部置于比黨的中央機關、秘密出版物更加重要的地位,“堅強的秘密的黨的中央機關,經常出版的秘密出版物,而更主要的是工人當中同群眾有直接聯系的先進分子所領導的地方黨支部,尤其是工廠的黨支部——這就是我們賴以建立起革命的社會民主主義工人運動的不可動搖的堅強核心的基礎。這個秘密的核心將會通過杜馬和工會、合作社、文化教育團體等空前地無限廣闊地伸展自己的觸角,擴大自己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在成立早期,按照列寧主義組織原則提出了深入群眾和黨內進行適應革命的組織和訓練的要求。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黨成員的增多,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就越發凸顯出來。1925年中共四大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層組織建設規范進行了規定,在中共的基層組織建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p>
一、中共基層黨組織的意義、功能和工作
1925年召開的中共四大面臨著民主革命迅速發展,面對群眾逐漸高漲的革命熱情,中共四大及擴大會議的決議對于發動群眾壯大自己力量,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首先是組織問題對黨的重要意義。1925年,中共四大通過的《對于組織問題決議案》,認為在當時民主革命高漲的時期,“組織問題為吾黨生存和發展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因為中國共產黨要領導中國革命,就必須極大地密切與廣大勞動群眾和革命知識分子的關系,必須由“宣傳小團體的工作進到鼓動廣大的工農階級和一般的革命群眾的工作”。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擴大黨的數量,實行民主的集權主義,鞏固黨的紀律——黨員們受其所隸屬的區執行委員會、地方執行委員會及支部干事會的指揮。”
其次是黨的基層組織的定位和職能。中共對與黨的基層組織的定位與列寧的組織原則一致,將黨的基層組織定位為黨的基本單位和群眾的核心。1926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的《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提出支部的職能主要有七個:一是黨的基本組織和黨的組織單位;二是黨的教育和宣傳的學校;三是黨在群眾中的核心;四是發展黨的工具;五是黨的生活中心;六是黨的戰斗的武器;七是黨的實際監督黨員工作的機關。首先,黨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和單位,承擔著對黨員進行宣傳和教育、發揮黨組織作為黨員的生活中心、黨的戰斗武器、監督黨員工作的職能。只有作為黨的基礎的黨支部的堅固,黨組織才能成為牢不可破的堅固的組織,才能承擔起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歷史使命。其次,作是群眾的核心,是支部所在的“各工廠、礦山、學校及某區域”的核心,這要求支部必須盡可能地聯系群眾。黨支部既是“黨在群眾中的耳目手足”,需要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了解群眾的要求、群眾“對于革命的情結”。黨支部也要通過關心群眾的利益,將黨的政策和和計劃群眾中宣傳、執行,調動,讓群眾接受黨的領導。
最后是黨支部的工作。1926年7月,中共中央在《組織問題決議案》[1]中對黨支部建設中的問題和經驗進行了總結。針對當時存在的多數黨支部認為組織工作只是技術問題,不能認識組織工作的政治意義,支部工作徒有形式,尚未真正建立的問題,重申了支部組織工作的政治意義,提出了“一切工作歸支部”的口號:也即各支部里都有全黨形式的各樣工作,例如職工會運動,農民運動,協作社,濟難會,婦女運動,青年運動,分配書報,介紹同志,報告消息,交通傳達等。當然具體需要按照各支部的情形,依據人數和環境的需要而定。不難看出,黨的支部具備黨的工作的全部,成為黨得“基本細胞”,每一個支部都與各個階層的群眾密切聯系,使得黨的基礎能夠真正建筑在各個支部上,各個支部成為自己所在單位的群眾得核心?! ?/p>
二、基層組織建設的內容
?。ㄒ唬┲Р堪l展黨員標準及程序
1.入黨標準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提出無產階級政黨黨員資格為“凡承認黨綱、在物質上支持黨并親自參加黨的一個組織的人,可以作為黨員”。這一條事實上包含了三個條件:1.承認黨綱;2.對黨進行物質支持,也就是繳納黨費;3.加入黨的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參與。
中國共產黨在中共五大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議案》之后,正式確立了這三個核心標準。三個標準中,“對黨進行物質支持”主要是繳納黨費,這是是黨員的義務,繳納的費用也是黨的活動經費的來源之一;“承認黨綱”是思想認識標準,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由嚴格到趨緩;而加入黨組織,是一條重要的組織標準,也是一個理論問題。下面將重點詳述“承認黨綱”和“加入黨的組織”。
“承認黨綱”需要一定的政治覺悟水平,但不嚴格要求理論素養。中共的實踐中,隨著革命形勢的高漲和群眾工作的開展,該標準經歷了一個從嚴格到趨緩,從需要經過政治訓練和學習才能入黨到有政治、階級覺悟即可入黨,入黨后對黨員進行教育訓練的過程。在中共早期,斗爭環境惡劣,作為地下組織,出于組織安全性的考慮,黨員必須經過一定的政治訓練訓練。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中共早期黨組織發展緩慢。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制定的《組織問題決議案》[2]中批評了當時發展黨員的“錯誤觀念”——“以為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了解馬克思主義,都應有高度的工作能力”,“大半主張黨員數量上的發展,當以黨的內部教育能力為限”。而認為應該利用當時的革命潮流,加快吸收革命的群眾入黨,將其組織起來,認為“社會上一切革命分子,只有加入我們黨后,才有收到黨的訓練及真能了解黨的理論之機會”。陳云在1939年在《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中對標準的認識程度進行了進一步闡釋,“每個入黨者必須承認黨綱,但這不等于要求精通黨綱”,“因為精通黨綱,是要有理論修養的人才行的。如果要求加入黨的人特別是工人、農民、必須精通黨章黨綱之后才能入黨,這樣不僅會把許多要求入黨的革命的優秀分子拒之門外,而且也是否認了黨對于黨員的教育的責任。”
從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始至1927年,民主革命迎來一個高漲期。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了適應革命形勢的黨員發展和組織建設方針:明確了無產階級需在中國民主革命中取得領導地位,提出加強組織建設,加快黨員隊伍擴大,使得中國共產黨從宣傳性的小團體成為有強大群眾基礎,能夠鼓動廣大工農階級和一般革命群眾的革命黨。與該方針相適應的,是黨員發展標準和程序的變化?!秾τ诮M織問題決議案》[3]指出“現在有些地方吸收黨員的方法,如廣東有先進過十人團,各地有實質經過社會主義青年團而后入黨,實與吾黨組織的原則相違背,應即更改,因為有階級覺悟的分子,多應直接加入本黨。”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制定的《組織問題決議案》[4]中提出,隨著民族革命運動的高漲,群眾的政治覺悟正在增長,提出要“利用這個革命潮流”,“對于革命的工人、學生、農民,免除入黨之手續上的繁重形式,工人農民候補期一月,智識分子三個月”。同時,黨加強了對基層組織的建設,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宣傳,支部內部設置教育宣傳員,對黨員進行政治教育和注意宣傳,使得“支部的同志對于現在的中國和地方實際政治問題有個明確的觀點,對于注意有系統的知識,尤其更重要就是要能使普遍的同志能以理論的觀點去分析現在各種問題”。[5]
“加入黨的一個組織”,是三個標準中最重要的標準,也是黨的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該標準曾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引起激烈的爭論,列寧對此標準在《進一步,退兩步》中對該標準做了進一步的闡釋。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無產階級“能夠成為而且必然會成為不可戰勝的力量,就是因為它根據馬克思主義原則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組織的物質統一來鞏固的,這個組織把千百萬勞動者團結成一支工人階級的大軍”。在無產階級的各種組織中,政黨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領導無產階級的革命方向。這就要求無產階級的政黨必須是一個集中統一、組織嚴密、有堅強戰斗力、革命的無產階級的政黨。對于黨員來說,只有每個黨員都參加黨的一個組織,才能保證全體黨員都能夠受到黨的教育,形成高度的紀律性,才能保證黨對每個黨員的活動都能夠進行切實的領導,使黨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而除了以上三個核心標準外,針對黨員的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會有針對性地提出行為規范的要求。例如,1929年,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根據當時紅四軍中黨員占比少,黨員階級構成復雜的特點,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提出發展黨員的五個條件:1.政治觀念有沒錯誤(包括階級覺悟);2.忠實;3.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4.沒有發洋財的觀念;5.不吃鴉片,不賭博。只有“五個條件完備的人,才能夠介紹他進黨”。
2.黨員發展程序
中共的黨員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形成了包括入黨介紹人、預備期、黨組織批準在內的三個程序。這三個程序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較為注重靈活性,針對不同階級背景、不同發展時期,都有一定的變化。
關于入黨介紹人。中共二大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入黨需要有一位入黨介紹人,三大《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將入黨介紹人增加至2位。1927年中共五大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召開,面臨黨員損失慘重,革命陷入低潮的情況,《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改章程》入黨介紹人減少至一位。中共六大的《中國共產黨黨章》則按照不同的階級和職業,區分了入黨介紹人的人數,工人的入黨介紹人最少,只有一人。
關于黨員的候補期制度。黨成立初期,黨章就規定了新入黨的同志要經過預備期考察,當時稱為候補期。黨的三大通過的修正章程規定,申請入黨者經黨組織批準入黨后稱為候補黨員。該修正章程第一次規定了候補黨員的資格,規定須有正式入黨半年以上的黨員2人介紹,且候補黨員有一定的候補期,勞動者3個月,非勞動者6個月。候補期內的黨員相較于正式黨員而言,只能參加黨的基層組織的會議,且只有發言權和選舉。
3.黨員干部的標準
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歷史上,對于黨員中產生的黨員干部會有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政治和理論素養,工作能力和個人品質三個方面。
黨員干部具有重要意義。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時期的入黨的標準中,對于黨員的理論素養、工作能力等并無嚴格的要求,這意味著黨員中在政治和理論素養,工作能力和個人品質上存在差異。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想得到更好地貫徹實施,就需要黨員干部通過在黨員中的宣傳、教育、組織和模范作用來實現。所以,歷史上的革命領導人十分重視黨員干部的培養:“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寶貴的資本中最寶貴最有決定意義的資本。應該了解:在我們目前的條件下,'干部決定一切'。”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三八年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的報告中也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對于黨的干部的標準,毛澤東和陳云都有過闡釋。毛澤東曾經在《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中闡述:“我們黨的組織要向全國發展,要自覺地造就成萬數的干部,要有幾百個最好的群眾領袖。這些干部和領袖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有政治遠見,有工作能力,富于犧牲精神,能獨立解決問題,在困難中不動搖,忠心耿耿地為民族、為階級、為黨而工作。”有學者整理過毛澤東對黨的干部的幾個要求:1. 要系統地、實際地學會馬克思列寧主義;2. 把維護黨的團結作為指導自己言行的標準;3. 要嚴格執行黨的紀律;4.帶頭堅持民主集中制;5. 要克服官僚主義,警惕特殊化、貴族化。[6]
陳云也曾經提出過挑選干部的標準,認為能力和政治缺一不可,但主要的是政治,具體包括:(一)忠實于無產階級事業,忠實于黨;(二)與群眾有密切聯系;(三)能獨立決定工作方向并負起責任;(四)守紀律。[7]
?。ǘ┲Р康慕M織工作
1.發展黨員
“支部是發展黨的工具”,發展黨員是黨支部的職能之一,支部在群眾中做工作,與群眾直接接觸,從群眾中發展黨員需要支部去發展,是支部的重要工作。
無產階級政黨負有對無產階級進行訓練和組織的任務,自身在數量和質量上要有一定的組織。中共四大前后,面臨高漲的革命形勢,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組織問題的重要意義,在黨員的發展上,做出了加快發展黨員,擴大黨員數量的決定。至于黨支部發展黨員的標準和程序隨著形勢的具體改變,詳見本文“(一)支部發展黨員標準及程序”部分。
2.對黨員的教育和宣傳
黨支部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對黨員進行教育和宣傳,尤其是革命高潮期,大量的黨員入黨,多數僅有階級覺悟,在政治素養、無產階級理論等方面仍需要學習和提高。中共四大在注重發展黨員的同時也注重黨員質量的提高,使得每個黨員在黨內接受政治訓練和教育,使得每個黨員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要求。
這期間的黨內教育工作,以加強對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黨的政策策略的宣傳教育為主題?!吨Р康慕M織及其進行的計劃》中提出“支部是黨的教育和宣傳的學校”,對黨員進行教育宣傳的內容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政策”,同時要在支部中將黨員的思想和行動無產階級化。
宣傳教育采取了多樣的形式和務實的方針,主要以提高黨員素質為目標,不拘泥于固有形式。中共四大通過的《對于宣傳工作之議決案》指出,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黨內教育,包括創辦黨的機關報,編輯通俗的小冊子歌曲,翻譯馬克思主義的書籍等??紤]到工人黨員不識字或識字不多,不善于聽純粹理論的課程,因此強調宣傳鼓動內容要接近群眾,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語文字。例如,中共湖南區委將《共產主義ABC》《新社會觀》《共產主義與共產黨》作為黨內教育的教材,要求黨員根據自己的文化程度,任取一種進行閱讀,并參與支部經常性的討論。湖南通過舉辦干部培訓班,幫助黨員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問題;舉辦暑假和寒假黨校,學習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對于寒假歸家的同志則設立短期農民運動講習班。同時,平民同樂會、演講隊等活動也成為進行黨內教育的平臺。[8]
《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對黨員的內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標準:(1)思想政治化——反對文人和書生厭惡政治的思想;(2)行動紀律化——反對無政府主義的傾向;(3)研究系統化——反對浪漫的色彩及學院派的傾向;(4)生活集體化——反對個人主義;(5)要有過于信任黨的心理——反對一切主觀的見解;(6)養成無產階級革命的人生觀,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職業家,反對小資產階級式的浪漫革命的思想和行為。
3.支部的組織和支部的生活
支部的組織單位是“產業和機關”,“不能以機關為單位組織支部時,則可以地域為標準”。
根據《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基層支部設兩個專門工作崗位:一是支部書記,二是教育宣傳員。支部書記 “不是黨的簡單的技術人才,而是黨的組織員”,主要職責是通過統籌、參與支部的工作,教育、指導支部同志使得黨支部能夠發揮出七項職能。而教育宣傳員得職責主要是向支部的同志進行政治教育和組織宣傳,“使支部的同志對于現在中國全國和地方實際政治問題有個明確的觀點,對于主義有系統得知識,尤其是更重要的就是要能使普遍的同志能以理論的觀點去分析現在各種問題。“
“支部是黨的生活中心,是每個黨員生活的中心”——《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強調“每個黨員的生活,應該是黨的生活的一部份,而黨的生活是集中在黨的支部,所以每個黨員的生活,不能脫離支部,脫離了支部就不能了解黨的全部生活。” 這里強調黨員的生活應該圍繞黨來進行,具體而言就是圍繞黨支部來進行。這就意味著黨的生活的內容豐富,不僅僅體現在參加黨支部的各種會議上,參加黨的各種工作包括群眾工作、組織工作、學習教育,在工作、學習和戰斗中不斷地磨練和提高,不斷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一名優秀的無產階級戰士,這些都是個人的黨的生活。
?。ㄈ┲Р康耐獠抗ぷ?/p>
“支部是黨在群眾中的核心”,黨支部要在自己所在的群眾中發揮核心作用,就需要了解群眾的需求,關心群眾的利益,對群眾進行宣傳和鼓動,組織群眾斗爭,從而實現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作用。
《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對黨支部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做了一些基本規定。首先要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內容一是“看清客觀的環境和群眾的對象”,二是“研究群眾心理和要求”。其次是根據群眾的要求提出目標和口號,通過口號對群眾先進行鼓動,并借以組織群眾。再次,群眾工作總應該注意依靠群眾中的進步分子,并注意將進步分子吸收進黨組織中來。最后,不管是失敗還是勝利,都應當鞏固擴大群眾的組織基礎,增加黨組織的戰斗能力。就群眾工作而言,這只是中共在革命初期的規定,而群眾工作的經驗還會在日后的群眾運動和革命斗爭中繼續豐富和發展?! ?/p>
三 、經驗與啟示
?。ㄒ唬┗鶎咏M織是黨的戰斗堡壘,是群眾的核心
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基層組織,黨支部具有兩個方面的定位,黨支部的組織建設和工作要圍繞定位來進行。黨支部首先是黨的基本細胞,要發揮黨的戰斗堡壘的作用。從這方面講,黨支部主要是從組織上堅固并壯大黨,承擔著發展黨員、對黨員進行宣傳和教育、是黨的生活中心等職能。只有作為黨的基礎的黨支部的堅固,黨組織才能成為牢不可破的堅固的組織,才能承擔起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歷史使命。黨支部也是群眾的核心,是支部所在的基本單位的核心,這要求支部必須盡可能地聯系群眾。黨支部既是“黨在群眾中的耳目手足”,需要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了解群眾的要求、群眾“對于革命的情結”。黨支部也要通過關心群眾的利益,領導并組織群眾斗爭,在群眾中進行宣傳和鼓動。
?。ǘh的基層組織的基本職能
黨支部的主要職能主要有七個:一是黨的基本組織和黨的組織單位;二是黨的教育和宣傳的學校;三是黨在群眾中的核心;四是發展黨的工具;五是黨的生活中心;六是黨的戰斗的武器;七是黨的實際監督黨員工作的機關。
?。ㄈ┳⒅攸h員的發展和黨員的教育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高漲的革命形勢中,群眾的革命意識和階級覺悟也在增長。中共分析了無產階級政黨承擔的使命和任務,認識到黨員的發展和教育是自身的組織和壯大的必要要求。對于群眾的階級意識和革命熱情高漲的客觀現實,簡化了入黨的程序和嚴格的要求,通過各種形式發展黨的組織。但是在革命隊伍快速的擴充中,也注重黨員的質量,注重在黨內加強對黨員的馬列主義宣傳和教育?! ?/p>
附錄一:中共早期黨章中的的黨員標準及程序
附錄二:《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
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
?。ㄓ谝痪哦耆率迦粘霭娴摹缎??
(一)組織的意義
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它時時刻刻在各種不同的復雜環境中引導廣大工農群眾實行革合。所以它的組織必須特別產密。它與其他的一切社會黨的組織根本不同之點,就是它的 基本組織是支部,其意義如下:
一、支部是黨的基本的組織,是黨的組織單位——黨沒有支部的組織黨就是沒有基礎:支部組織不堅固,黨就很渙散。所以黨的組織堅固與否,就看他的支部組織得好不好。
二、支部是黨的教育和宣傳的學校——我們要學習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政策,只有在支部中去學習,我們要把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無產階級化,也只有在支部中才能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我們要知道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與政策們要我們思想和行動無產階級化,不是在什么大學校中或是研究室去學習得到的,而是要在支部中去學習。
三、支部是黨在群眾中的核心——黨的一切政策和計劃,要經過支部才能實現。不然,雖有很好的政策和計劃,也是一紙空文。所以黨的政策和計劃,全靠支部到群眾中去解釋,去宣傳。去煽動,去實行。
四、支部是發展黨的工具——黨要發展是要靠各支部去進行這個工作,因為支部是黨在群眾的組織,它的生活是在群眾中的生活,沒有群眾的生話,就沒有支那的生活,所以支部是天天與群眾接近的。黨的發展是有群眾對象的。所以黨的發展是要支部去發展黨的。
五、支部是黨在群眾中的耳目手足——黨有文部的組織才能知道群眾的要求,群眾對于革命的情結;在群眾方面才能感覺到黨的指導,這樣才能使黨在群眾中起作用,才能領導群眾。
六、支部是黨的生活中心,是每個黨員生活的中心——每個黨員的生活,應該是黨的生活的一部份,而黨的生活是集中在黨的支部,所以每個黨員的生活,不能脫離支部,脫離了支部就不能了解黨的全部生活。每個黨員,脫離了支部生活,就等于脫離了黨的生活,脫離了黨的生活,就等于脫離了黨。
七、支部是黨的戰斗的武器——黨要有戰斗的力量,是要有組織的廣大群眾。黨的支部是代表黨的一部份有組織的群眾,黨的所有支部,就是黨的生力軍之總合。
八、支部是黨的實際監督黨員工作的機關——每個黨員都要盡他所有的能力為黨工作,才能稱為直正的黨員,不為黨工作就起掛名的黨員,等于非黨員,因此支部應當嚴密的注意按照每個黨員的能力和性情去分配他的工作并監督之。
九、總之,支部的組織意義是:
A黨的基本組織和黨的組織單位;
B黨的教育和宣傳的學校;
C黨在群眾中的核心;
D發展黨的工具;
E 黨的生活中心
F 黨的戰斗的武器
G黨的實際監督黨員工作的機關
(二)內部教育和宣傳的標準
十、思想的政治化——反對文人和書生厭惡政治的思想;
十一、行動的紀律化——反對無政府的傾向;
十二、研究的系統化——反對浪漫的色彩及學院派的傾向:
十三、生活的集體化——反對個人主義:
十四、要有過于信任黨的心理——反對一切主觀的見解;
十五、養成無產階級革命的人生觀,成為無產階級車命的職業家--反對小資產階級式的浪漫革命的思想和行為。
(三)外部煽動和活動的原則
十六、看清客觀的環境和群眾的對象。
十七、研究群眾心理和要求。
十八、應用各種方式的口號去號召,聚集,組織群眾。
十九、一切口號務使適合群眾的要求,而且口號愈簡單明了則愈實際
二十、在實際工作中,時時要抓著群眾中的進步份子,只有這樣才不使我們狐立。
二十一、在日常須導群眾共同奮斗中,時時吸收進步份子到我們黨中來,以增加黨的指導能力和擴大我們的組織。
二十二、應用各種方法,利用各種機會。時時提高群眾的要求和勇氣,尤其當群眾失望時。
二十三、當群眾聚集時,我們應當有計劃地組織群眾,領導他們去實現我們的政策。
二十四、只要有機會,我們就要作群眾煽動的工作,使我們的旗織在一切之先。
二十五、當群眾勝利時,我們應當提出新的要求?;驍U大舊有的要求以堅固群眾的組織,并說明一切勝利,不是客觀環境給與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戰斗的結果。
二十六、當我們自己勝利時,我們不要驕做,我們應當很小心去更堅固我們的群眾組織的其礎,以增加我們的戰斗力。只有這樣才能抵抗新的壓迫。
二十七、當我們失敗時,我們不要失望,我們要研究失敗的原因,無論是主視的或是客觀的我們都要小心的去研究它,尤其是要研究我們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增加我們戰斗的經驗而從事準備新的斗爭。
?。ㄋ模┲Р康臅h
二十八、支部會議的內容
甲、政治報告;
乙、討論實現黨的政策具體的方法;
丙、討論如何去發展黨;
丁、分配同志的工作;
戊、同志工作的批評;
己、報告和討論黨內外生活;
庚、建議。
二十九、支部會議應每一禮并開會一次,開會應有一定的時間和地點。
三十、每次支部會議不一定要支部書記當主席,應由書記指定同志輪流擔任,使書記聯系當主席的技術。
三十一、同志若因事不能出席支部會議時,應先向支部書記請假,說明理由,不請假者以無故不到者論。
三十二、在支部開會時,同志若欲中途退席或早退者,須向主席說明理由,經主席允許后才能退席。
三十三、無故不到支部會議的同志。支部書記應當與之談話,總要使每個黨員都能出席支部會議,每個同志對于支部會議都有很大的興趣。
?。ㄎ澹┲Р繒浀馁Z任
三十四、支部書記不是黨的簡單的技術人才,而是黨的組織員,因此他負有地方執行委員會所負托的一切政策和計劃的責任。
三十五、支部書記負有教育同志的責任,為要達到這個目的,自己必項在本支部的同志中去活動,認識和研究同志,了解同志的趨向和要求,以及同志的長處與短處,只有這樣,才能去領導同志工作。
三十六、支部書記既是每個支部所有同志的指導者,所以他的一切行動,思想,言論要特別注意,因為他一有了錯誤,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錯識,而影響到支部所有的同志。
三十七、支部書記應該認清外部的壞境與內部同志的能力,推動同志到群眾中去活動,煽動和組織群眾,以實現黨的一切主張和政策。
三十八、支部書記應規定支部具體的工作的計劃,使支部有計劃的進行一切工作,并且務使每個通知都要有工作做,只有這樣才能使支部呈現活的氣象,才能使整個的支部在群眾中起作用。
三十九、支部書記應特別注意群眾中的進步份子,應推動同志和自己到群眾中去活動,盡量的吸收進步的份子加入黨。
四十、支部書記應盡可能的出席團的支部會議,做政治報告和黨的指導以及黨對團一切應負的責任。
四十一、一地方有同志三人便可成立支部,若同志到十余人至數十百人時,一個書記不夠指導可由三人組織支部干事會負擔以上的責任。
?。┙逃麄鲉T對于支部的任務
四十二、教育宣傳員對于支部所負的最重要的責任是政治教育和主義宣傳的工作,他應該使支部的同志對于現在中國全國和地方實際政治問題有個明確的觀點,對于主義有系統的知識,尤其是更重要的就是要能使普遍的同志能以理論的觀點去分析現在各種問題,這就是教育宣傳員的目的。
四十三、教育宣傳員的責任既如此重大,所以他不是在支部會上死板的背誦宣傳大綱,宣讀死公式的理論,而是要同志聽了報告上后能夠得一個明確觀念,了解黨的政策的意義,并增加同志們的政治興趣和工作的能力以及活動的工具。
四十四、為要達到上列的目的,教育宣傳員在支部會議席上,盡可能的少取灌輸式的報告,而多用啟發式的方法,引起同志發出許多問題,互相討論,最后教育宣傳員做一個結論,解決同志們所發生的疑問并批評同志們的錯誤之點。這樣,使同志們對于某種問題了解得比較更清楚些更切實些。
四十五、尤其是出席工人同志支部,教育宣傳員要注意到客觀接受的方法。在未報告或討論某一個問題一先,這來注意到工人同志對于這個問題了解的程度和興趣,其至于我們用那一種言語才能傳達我們所要說的話,都要注意到的。因為不是這樣,不容易使工人同志對于這些問題真正的了解和感覺到興趣。
四十六、教育宣傳員對于支部不僅僅負有政治教育和主義宣傳的工作,還負有幫助支部書記指導支部一切工作,因此,教育宣傳員與支部書記應有密切的關系,也可以說教育宣傳員是支部的中堅份子。
四十七、支部書記應令每個同志填寫每周報告表(報告表由組織部發給)
?。ㄆ撸┲Р繒洉h
四十八、支部既是我們黨的基礎,支部書記是黨的組織員,是支部的指導者,所以支部書記應常常開會,審查和批評各支部的工作并討論具體的方法,進行各支部的工作。
四十九、文部書記會議由部委或者地委的書記和組織部主任召集,在支部書記會議中除上列工作外,還要注意報告臨時各種重要問題。
?。ò耍┘夹g工作
五十、支部書記在每次支部會議前一日,須發出支部開會的通知給支部的各黨員并出席該支部<會議的>教育宣傳員。
五十一、支部書記于每次支部會議時,應填寫黨員到會點名表(此種點<名>冊由部委發給)。
五十二、支部書記應分配及販賣黨的一切出版物及宣傳品,不僅僅在黨員中還應盡可能的散布在非同志中。
五十三、支部書記應擔任征收黨費的工作,但應注意:
A 凡兼團員的黨員不繳黨費;
B征收黨費的規則,按照本黨第四次大會所修改之章程中關于黨費一節征收,每月收齊后即交與地委。
五十四、支部書記應作支都工作的報告(報告的格式由組織都發給)
根據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校利》第七期刊印
注:(1)本文原載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返谄咂?,未署作者、時間,其內容與《中央組織部通告第二號》(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九日)(見本書第35頁)的精神是一致的,從當時對于黨的組織建設的認識和實戰看。對“通告”有補充意義,故編附于此。
注釋: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三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278-284。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二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522-526。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二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258-261。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二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522-526。
[5]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二冊)一九二六》,1989年版,611-618。
[6] 王穎,毛澤東在政治上如何要求黨的高級干部,《黨的文獻》2018年第3期。
[7] 陳云,關于干部工作的若干問題。
[8] 王曉榮&許建華,《中共四大后黨組織建設觀察》,《重慶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
[9] 《中國共產黨綱領》、《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第五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